今年以来,宁夏隆德县团委锚定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,以“青春守护、青春助学、青春志愿、青春建功”四项行动为抓手,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,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实践,为关键过渡期收官任务注入青春动能,各项行动成效显著,累计覆盖青少年及群众超6000人次。

青春守护:织密特殊群体关爱网,隆德县团委聚焦特殊困难青少年,构建精准化、常态化关怀体系。每年寒暑假,13个乡镇青少年宫变身“成长乐园”。通过“1+9”公益兴趣班体系,让500余名青少年接触剪纸等特色课程。10岁留守儿童李锦华,就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变得开朗自信。
今年暑假,115名返乡大学生与8支高校“三下乡”团队,在108个村(社区)开展“七彩假期”活动。依托闽宁协作资金,每个村都配备了志愿服务包,留守儿童课业完成率超95%,心理焦虑比例下降30%。此外,“护苗计划”为91名孤儿和困境儿童送上“护苗爱心包”,并安排“爱心哥哥姐姐”一对一陪伴,用温暖守护青少年成长。

青春助学:点亮困难学子希望灯,围绕脱贫不稳定户、边缘易致贫户等青少年,隆德县团委建立动态帮扶机制。今年累计募集发放各类助学金超150万元,惠及812名学生,其中90%以上来自特殊困难家庭。
为实现“不漏一户、不错一人”,团县委联合多部门开展全域排查,建立339名困难学生动态信息台账。同时,积极对接外部资源,全年预计筹集希望工程善款500余万元,其中240余万元将用于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保障。
在资助过程中,隆德县严格执行助学金管理办法,通过“申请—审核—公示—发放—回访”全流程规范操作,确保资金透明安全。如今,当地已形成“政府引导、社会参与、精准到人、动态管理”的助学机制,更逐步构建“资助—成长—反哺”的良性循环。

青春志愿:激活乡村发展新活力,隆德县以组织化、项目化推进志愿服务,累计动员青年志愿者2000余人次,服务时长超1.5万小时。在“金晖助老”领域,团县委争取闽宁协作资金38万元,组建13支青年突击队,151名青年与困难老人结对,提供卫生清扫、代购代办等服务,沙塘镇张树村更探索出可复制的互助养老模式。
在产业助力方面,“青耘中国”直播助农活动走进多个乡村,让本地辣椒、非遗砖雕等特产走向全国。同时,通过“青春有约・希望有你”青年交友联谊活动,表彰“零彩礼”“低彩礼”优秀青年,推动移风易俗,让文明新风在乡村扎根。
青春建功:搭建青年成长大舞台。针对青年就业创业需求,隆德县通过电商赋能、就业服务与阵地提升三大举措,助力青年发展。在老巷子创客园,电商培训让待业青年黄亮变身“新农人”,通过直播推介家乡特产。
今年暑假,59名高校学子通过“扬帆计划”与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走进机关、企业实习。“隆德共青团”线上平台开设就业专栏,推送14期“团团促就业”内容,破解青年就业难题。此外,团县委还升级改造创业基地,优先吸纳本土人才入驻,形成“主播+创业项目+本地资源”联动模式,为青年创业梦想保驾护航。
如今,隆德县团委“四项行动”已形成多个特色品牌,相关经验获媒体广泛报道,并在闽宁两地共青团帮扶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。未来,将持续汇聚青春力量,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能量。(隆德县委宣传部供稿)